近日,由國網遼寧電力、遼寧省工信廳、鐵嶺市人民政府、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朗坤智慧等聯合舉辦的2023全球工業互聯網大會“工業互聯網+能源電力行業低碳轉型”專題論壇順利召開。朗坤智慧高級產品經理呂沛文受邀發表《工業互聯網在能源行業低碳轉型應用實踐》主題演講。
能源是工業的基礎,互聯網是工業的新引擎,低碳轉型是工業互聯網+能源發展的目標和方向。發電行業在能源行業數字化轉型中最為迫切和必要,并具備良好的基礎條件和潛力前景。
呂沛文指出:在“雙碳”目標下,發電行業數字化轉型應建立在工業互聯網平臺底座上,通過深挖數據價值,打造集團、區域公司和電廠三級數智低碳應用。
在集團層及區域公司層面,通過以數據驅動為主的數智化應用,實現生產調度、精益檢修、決策經營等集約化管控和調度,為企業管理決策、節能降碳、降本增效提供系統應用支撐。
在電廠層面,通過智慧燃煤/燃氣、智慧新能源、智慧水電、智慧核電、智慧環保能源的數智化系統建設,優化生產運行,輔助精準設備運維,并結合外部電力市場、碳市場行情指導企業內部生產經營。
朗坤智慧深耕發電行業二十余載,基于國家級“雙跨”工業互聯網平臺,打造了安全可靠、自主可控的全棧式數字化、智慧化、低碳化解決方案。她建議:各能源企業在落地實踐進程中,可結合朗坤自有系統,從能源數智應用、電力交易、碳資產管理等多維度發力,提升企業經濟效益,支撐自身低碳轉型。
保安全,優設備,降能耗,創效益
朗坤智慧聚焦高價值業務場景,在供能側、耗能側和下游需求側,推出了燃燒優化、智能監盤、設備故障診斷、冷端優化等一批覆蓋廣、見效好的“殺手锏”工業APP。
以智能監盤為例:深度融合AI模型和機理模型,對全廠、全機組、全專業、全系統、全設備以及全參數進行實時監督和建模分析。從歷史數據中挖掘規律、限值和特征,提前感知設備劣化趨勢和設備故障前期征兆,實現多層級監視預警,并提供相應的優化調整方案,解決了傳統人工監盤工作強度大、誤報漏報多的問題。
該應用幫助江蘇國信揚州發電有限責任公司等多家電廠,降低了機組非停次數和碳排放量,提高了設備運行效率。據測算,一臺600MW機組每年至少可節煤200多萬元,業主單位給予“預測準、節能效”的使用總結評價,并被中國電機工程學會鑒定為“國際領先”水平。
電力市場決策“智慧大腦”
從發電、售電、交易、競價全方位支撐
當前,電力市場還處在發展初期。朗坤智慧關注“電力”,重視“算力”,以“轉變思路、統籌管理、優化流程、挖掘價值”為原則,研發了適應“中長期+現貨+輔助服務的”電力交易平臺。
通過實現電力市場業務分析與企業內部流程化管理全面融合,從了解企業自身的發電能力、售電能力為基礎,支撐企業電力交易及交易模擬,讓企業通過軟件系統掌控自身交易成本并具備在線交易能力,從而支撐企業市場交易決策的制定。同時,基于平臺的自學習能力,還可整合相關反饋,持續提升交易效率,推動交易平臺能力演進,推進電力市場建設。
碳資產“大管家”
碳排放清晰可見,碳管理有跡可循
“碳家底”是電力企業節能減碳的“指南針”,是輔助產業結構調整的“路線圖”。針對能源成本高、用能安全性低、能耗無檢測、無增值服務等痛點,朗坤智慧提出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全生命周期數字化碳資產管理體系的建設思路。
以高度可拓展的算法模型為支撐,實現從源頭、過程到末端的全域智能管控,幫助企業全面了解自身的碳資產、碳排放、碳交易情況,并通過碳計算、碳管理和碳決策,達到“管理機制更標準,數據處理更統一,排放核算更智能,業務覆蓋更全面,數據賦能更多樣,內核運維更長期”的六大目標。
呂沛文表示,朗坤能源行業數智化應用覆蓋風電、光伏、水電、火電、核電、生物質等主要發電形式,服務五大發電集團、中核集團、中海石油、長江電力、龍源電力、光大環保等千余家發電客戶,還與華為鯤鵬、中國長城、麒麟軟件、達夢數據庫、東方通等信創伙伴建立戰略合作,完成全棧技術適配,牽頭成立了能源行業信創解決方案聯合實驗基地。
朗坤智慧將充分發揮自身技術優勢,推出更多安全、高效的數智化解決方案,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行業新樣本,為更多能源行業企業數字化轉型及綠色低碳發展注入數字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