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模大、場景多、基礎好的產業園區正不斷深化與工業互聯網平臺的融合應用,朗坤智慧以自研國家級“雙跨”蘇暢工業互聯網平臺為底座,以園區建設為基礎,以精細化服務為核心,以數字技術賦能為抓手,打造了設備設施互聯互通、數據資源開放共享、園區各方協同運作、產業創新發展的解決方案。
園區作為我國城市的基本單元,是推動產業聚集和經濟發展的重要載體和增長動力,目前其管理模式已經從早期的粗放式管理轉變為基于信息化平臺的精細化管理。作為國家級“雙跨”工業互聯網平臺,朗坤蘇暢立足園區轉型需求,充分發揮工業互聯網連接全要素、全產業鏈、全價值鏈的樞紐作用,應用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打造了一套“全息感知、全景數據、全局協同”的數字化智慧園區解決方案。 朗坤智慧園區方案以蘇暢工業互聯網平臺作為堅實的平臺“底座”,并推出了面向園區管委會、企業、公眾的各類工業APP,以更具優勢的設備接入能力、軟件部署能力,賦能園區數字化轉型,助力經濟效益提升,為園區智慧化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圖 蘇暢構建園區“一張圖”
通過“一張圖”底座,全方位展現園區產業經營情況,有力支撐產業分析、園區監管、生產調控、經濟運行監測等各項業務服務。通過“數據中臺”賦能平臺,打通數據壁壘,實現業務數據匯聚共享、融合聯動;構建了從政府、到行業、到園區、到企業的“立體化數據”體系,多面數據賦能作用。具體包含如下功能:
1、園區管理
園區經濟運行監測:實現對園區內經濟運行數據的匯總與分析,對園區經濟運行指標進行實時監測與預警,及時掌握園區企業發展狀況并適時調整相關政策,實現政府對企業的精準賦能。
安全監管:實現園區對企業的安全生產情況的動態掌控,督促企業及時發現風險隱患,執行安全生產規范流程,降低園區整體安全風險。
生態環境管理:對園區環境狀況及企業排污情況進行實時監管,以更加精細和動態的方式實現環境管理和“智慧”決策。從被動、事后補救變為主動、事前預防,系統化管理資源,促進園區可持續發展。
應急指揮管理:對事故事件進行可視化指揮與調度,在發生緊急事件的時候能夠及時分析出事件的影響范圍,及時發現重點防護目標,第一時間調配周邊聯動救援資源進行人員疏散與救援。
園區能源雙控:對園區企業的能耗情況進行實時分析,甄別園區高能耗企業,幫助企業優化能耗結構,同時有針對性的識別并淘汰園區落后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招商引資管理:通過建立園區招商支撐平臺,實現每個招商項目的全周期管理閉環,讓擬入駐企業更快、更好的了解園區、提高招商引資的成功率。
2、園區服務
朗坤蘇暢基于“制造+服務”平臺模式,搭建供應鏈協同管理平臺,幫助園區企業降低采購成本,提高采購效率;為園區裝備制造企業建立產品智聯平臺,助力企業從傳統生產銷售企業轉型為服務型制造企業,實現整個產業鏈上云,精準掌握設備運行狀態,實時預警備件庫存,提高二次訂單營收;基于大數據、機器學習技術,打造產業的數字化“智庫”,為企業精準提供“找專家”、“找成果”、“共建課題”等匯智、賦智服務。
3、產業智能化
園區作為制造企業集聚區,在設備上云、新模式培育、產業鏈協同等領域,具有大量的共性需求和豐富的應用場景。
產業智庫服務:為領導機構、智庫機構、企業、專家、公眾、采編人員提供了專業化的智庫服務,同時通過API方式為第三方系統提供有效的資源支撐,輔助園區匯聚智庫生態,服務園區數字化轉型。
“制造+服務”模式:與園區頭部企業聯合打通中上下游產業協同,實現整個產業鏈上云,精準掌握設備運行狀態,實時預警備件庫存,提高二次訂單營收。
供應鏈服務:可以為園區企業提供全流程電子化供應鏈招標采購服務,助力園區企業降本增效。
雙碳服務:朗坤蘇暢構建園區級碳排放大數據平臺,實現全過程碳排放監測、交易,把控碳達峰所需控制的重點環節,評估園區之間的雙碳雙控差距,為優化雙碳工作尋找抓手。
設備運維與租賃:朗坤蘇暢運用在工業設備上下游的合作伙伴力量,為園區構建設備共享商業生態圈,向入駐企業提供設備云檢修、設備專家咨詢等輕量化工業軟件SaaS服務,助力中小企業加快設備上云步伐,快速實現減人增效、降低成本、卓越經營。
或留下聯系方式,我們將盡快致電您溝通